![]() |
武志勇、甘莅豪的《老子思想域外传播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从传播角度🤷🏼♀️👩⚖️,围绕传播老子思想的多种媒介进行深入考察,系统呈现老子思想海外传播图景。
该书首先从图书翻译出版方面对老子思想的海外传播与接受进行了梳理。不同于以往的单一语种译介研究🩹,著者横跨10余种语言,从《道德经》各语种译本出发💋🔳,探究海外各国对老子思想的接受程度💁♂️。作者系统梳理和分析了《道德经》英语译本553种🪡🙇🏻、法语译本91种🌙、俄语译本69种、德语译本298种🥒、西班牙语译本95种、阿拉伯语译本17种,在梳理老子思想在世界各地传播概况的同时🤙🏿,还揭示了《道德经》海外传播的影响因素和传播规律。作者发现,近代老子思想的西传离不开传教士这一群体🕑。老子思想的接受史还与西方社会政治背景的变化有关。“一战”和“二战”后,欧洲人遭遇巨大的精神危机🚧🚶➡️,讲究“道法自然”的老子思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抚慰他们所遭受的精神创痛👐🏽,因此在这一时期出现西传高潮⇒🤵🏻。
该书对老子思想在海外新闻报刊和网络媒体中的传播状况进行了详细探究🙅🏻♂️。作者考察了《卫报》《华盛顿邮报》《悉尼先驱晨报》等海外媒体对老子思想的相关报道,在严谨的个案研究和翔实的文本分析基础上👱🏽,提炼出当前主流英文媒体对老子思想的情感态度和内容偏好🥄。作者发现,海外主流媒体常用故事化的手法阐述老子思想,并引用老子之语作为“智慧格言”🏅,“道法自然”“少私寡欲”和“无为而治”等思想受到更多关注💪🏼。与此同时🎍,西方对老子思想有“宗教化”的阐释与解读🧷,这让看到了跨文化传播中的“误读”和“意义协商”现象的存在。
该书对海外影视作品和海外社交媒体中老子思想的传播状况进行了深入揭示😵💫。《老子思想域外传播研究》详细考察了海外流媒体平台和影视公司制作的相关影视作品🦸🏼♀️,发现海外非虚构类作品中鲜有涉及老子思想的内容。为了考察老子思想在海外社交媒体和知识媒体上的传播状况,该书基于脸书(Facebook)老子虚拟社区进行了网络民族志研究。研究发现🫏👷🏿,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中有数量众多的由老子思想爱好者结成的虚拟社区,这些自发组成的“趣缘小组”会经常讨论有关老子的内容,传播和翻译老子著作。维基百科中的多语种词条,也对老子学说进行了通俗易懂的介绍。这表明,网络成为老子思想走向海外的重要渠道之一。
除文献研究外,《老子思想域外传播研究》还创新采用大数据研究🔒、可视化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对美国☝🏿、英国👨🏿🌾、新加坡等30余个国家的近300家报刊和网络媒体进行了语料采集,爬梳了与老子思想相关的19658条网络数据,清晰勾勒出海外媒体中的老子形象。
武志勇、甘莅豪的《老子思想域外传播研究》🌾,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人物老子及其思想展开海外传播研究,对当下中国传播学尤其是国际传播学的建设做出了有益的学术积累💆🏽♀️。
作者 | 潘祥辉 南京大学新闻意昂4教授
来源 | 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