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新闻采写 | 甲流×支原体👨🏻‍🦯‍➡️:呼吸道疾病盛行的冬天

    发布时间⏩:2024-01-09浏览次数🪨:25

    按语

    本学期🤝,22级本科新闻和21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20239月开始由陈红梅老师主讲🧬🧑🏿‍🔬。同学们进行新闻采写综合练习,陆续提交课程作业。经补充采访修改完善后,任课老师将挑选一部分优秀作业,不定期刊发📟。


            124日,杨易夫的血检报告单上显示三项阳性♻️,六项血常规异常。自诩身体素质极佳的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同时感染甲流👰🏼‍♀️、肺炎支原体和腺病毒📹。杨易夫拿到报告单后的第一想法便是“这比中彩票的几率还要小”,医生也表示混合感染三种病毒的情况非常罕见🧑🏼‍🦳。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31126日至今,基层呼吸道疾病日诊疗量约占全国40%⚛️。许多医院的呼吸科与儿科接诊量倍增🙌🏼,出现了门诊人满为患、床位供不应求的情况。

    1216日👶,上海市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输液区几近满座)


    医院诊疗量剧增 成峰态分布

            20239月底以来🦹🏽‍♂️,上海市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流感病例便呈现出上升趋势,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就诊人数迎来高峰期。呼吸内科的谢医生表示👨‍⚕️,自己在高峰期每天平均要看70-80个号,呼吸内科三个诊室共二百余号🔚,比9月份增长了一倍不止。其中甲流和支原体患者分别占总数四分之一左右,混合感染患者占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除此之外还有一小部分的新冠、乙流和腺病毒患者。本院的发热门诊在12月前十天共接诊596名患者,其中日接诊量最高达95名,绝大部分患者都包含高热、咳嗽➜、乏力等症状。

            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这样的高接诊量同样持续了一个多月🎚。在12月中上旬的高峰时期🈳,全院的流感与肺炎患者日接诊量高达一千余名。记者1226日观察到👩🏽‍🍳,在内科门诊🏏,呼吸内科的患者占到了三分之二,而下午16:30以后,候诊区在候诊的则全部是呼吸内科患者。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122616:55分的内科叫号信息显示屏)

            据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王医生介绍,甲流从2023年春季便开始流行🦹,7-8月是低谷期,10月下旬降温后开始秋冬季流行🤟🏽,以H1N1H3N2型居多☞。支原体从10月上旬开始流行,本院接诊的患者以正常症状为主,有不到1%的重症患者,有支原体引发的呼吸衰竭✊🏼✭、溶血性贫血等,则收治入院。虽然重症比率较低,但由于基数大,呼吸内科、感染科等住院部床位十分紧张,频繁加床👨‍💻。


    多种病原盛行下的混合感染

            1210日🍩,19岁的陈添琳站在检验科十米队伍的末尾,等待进行抽血化验。从7号晚上开始🙍🏿‍♂️,她出现了喉咙痛👩‍👩‍👧‍👧、头晕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7.5℃🤽🏻‍♀️。陈添琳患有过敏性哮喘👼🏻,每到冬季呼吸道便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咽痛和咳嗽是常态。但当天起床后她感到头晕目眩,于是便来到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挂了号。由于正值感染高峰期且是周日,医院里“人满为患”🔍,血检队伍的长度保持在十米左右,一度与挂号队伍交叉🚭。

    (上海市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门口排起的长队)

            陈添琳的检查结果显示为甲流与支原体的混合感染,医生开了左氧氟沙星💗、奥司他韦等消炎药并辅以中药调理咽部及肺部⛓️‍💥。对于本次感染,陈添琳表示自己早已关注到当下感染病的盛行情况📥🪓,感染前几天并未出校门。她猜测感染原因是自己体内早已携带病毒👂🏿,由于天气变化剧烈,温差较大9️⃣,未做好保暖措施导致免疫力下降。发病第三天,陈添琳的体温恢复了正常,但退烧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剧烈咳嗽,“一直在咳嗽🪇,感觉肺部很难受。”

            与陈添琳同龄的杨易夫也同样混合感染了多种病毒。123日👩🏿‍✈️,他在没有戴口罩的情况下陪女友到医院看病,当天晚上,便出现头痛、轻微发热等症状。由于杨易夫对体温变化不敏感🦻🏼,虽头晕但未感发热2️⃣,次日在医院门诊测过体温后才发觉已经烧到了38.2℃👨🏽‍🚒。杨易夫庆幸好在自己体质还不错😄,126日症状已基本消失🌈,7日已经可以正常参加学校赛艇队的高强度训练。

    (杨易夫的化验报告单)

            谢医生表示,每个患者的恢复周期因发病症状🐆、个人体质等因素而异,如感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对症下药。


    被支原体支配的孩子

            1226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儿科候诊区坐满了孩子和家长🦠🧑🏿‍🎄。正在候诊的小患者普遍都无精打采💇🏿‍♂️🥷🏽,个别患儿浑身乏力被父母抱在怀里。记者随机采访了五🐹、六名家长,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厌食等症状。

            七岁的患儿圆圆安静地趴在妈妈腿上,她已经断断续续发热两天了🏊🏼‍♂️。孩子妈妈李女士介绍,孩子症状是发烧🤾🏿‍♀️🦹‍♂️、咳嗽🥑、全身乏力、厌食⤴️,偶尔还会腹痛🐋。“孩子总是没精神♜🧌,这两天像树袋熊一样挂在我身上。”前一晚发现发烧后🦜,李女士给圆圆喂了布洛芬混悬液,当晚喝后孩子就开始发汗,烧很快就退下来了😜,但是第二天又烧起来了,于是圆圆妈妈赶紧带着孩子来医院检查。她还得知,孩子班上有五名小朋友因为发烧请假🤙🏽,其中一名同学因白肺住院;其他班级甚至有十几位同学同时请假🤡。“挺焦心的,也担心孩子发展成肺炎,”孩子妈妈说📁。

            分诊台的刘医生告诉记者,这个冬天支原体感染情况的突出特点便是人数多🥾、规模大。很多情况都是孩子在学校内被传染后回家再传给家长,有的全家人都感染了支原体肺炎。刘医生表示🧑🏿‍🦳🧝,从流行病的角度出发,如果这段时间孩子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症状,一般考虑的就是支原体肺炎。针对发烧🤕、咳嗽等患儿的病原体检测,往往会开具一个呼吸道五联检👩🏻‍🦯,其中涵盖肺炎支原体IGM☹️🤽🏿、肺炎衣原体IGM🐦、合胞病毒IGM🚶‍➡️、腺病毒IGM和柯萨奇B病毒IGM🏍。

    (第五人民医院儿科采血窗口)


    支原体周期性流行,防护过度也可致免疫功能紊乱

            为何这个年冬天流感与支原体肺炎如此盛行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呼吸内科王医生告诉记者,甲流流行全年都有,3月到4月是一个非常态的高峰,11月底到12月初是第二个高峰。

            而肺炎支原体呈3-4年一个周期性流行,上一次大流行是2019年🛀,2023年是高峰年。其次就是三年疫情的呼吸道防护过强,人们的呼吸道没有接受到病原体是比较脆弱的,免疫能力较差📮🧙🏼‍♀️,“说白了就是免疫系统不练兵。”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与气温🧚、湿度有一定相关性👳🏽。温度每升高1,发病率上升17%;湿度每上升1%,发病率上升4%,这几乎可以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的早期预警信号💦。

            支原体肺炎盛行后⟹,耐药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王医生表示,早在2010年前后🧑,肺炎支原体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的耐药问题已经很明显🫱🏼,现在耐药率已经达到90%以上。支原体感染虽然会引起肺炎,但大多为轻症🤙🏻,临床的重症比例并不高,支原体引发的呼吸衰竭🏌🏿、溶血性贫血等感染重症比率不到1%。重症及奇霉素治疗不佳的患者都会收治入院。且现下仍有是有不少药物依然是支原体肺炎的敏感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不必太过担心。

            关于流感及肺炎预防,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谢医生表示📺,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由于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和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会携带病原体。因此要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要做好隔离,切断传播途径。患儿更要格外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

            王医生则提醒大家↗️,呼吸道的锻炼对于预防传染病有重要作用,急性发病之前和症状完全恢复后都需要一定量的健康锻炼。 另外要适度防护,不可防护过度。新冠后很多病人会有免疫功能紊乱的问题,感染病毒后咳嗽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同时要做好冷空气、二手烟等刺激性气体的个人呼吸道的防护👱🏻。

            本次甲流与支原体肺炎的大流行何时结束🚌,医生们均表示很难预测,但认为这波呼吸道感染高峰不会很快过去。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所涉人名均为化名)

    采写| 22级新闻学徐菡艺




    意昂4专业提供:意昂4👩🏿‍🔬、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4欢迎您。 意昂4官网xml地图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