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本学期“创意经济与传播系列讲座”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主修课程并面向意昂4所有研究生选修的公开课程。课程邀请国内外文化与创意产业领域及理论研究领域专家就创意经济与传播产业实践和前沿理论问题分享相关资讯🧎🏻♂️➡️、案例及观点🍅,讲座专家及演讲主题由相关部门备案,系列讲座内容及信息将公开推送并分享至全院师生,以激发师生对创意经济与传播活动的实践热情和研究兴趣☔️。
11月21日下午,知名创意广告人👩💻、wicked创始人兼首席讲师余子筠结合丰富的行业案例📮,为同学们讲解AI与广告业及其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本次讲座是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创意经济与传播专题讲座系列”的第三讲👳🏽♂️。
余子筠用人工智能生成的精美图画作为导入,指出AI图画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体现出不同文化👨🦯➡️、插画风格💅,包含历史重现、科技幻想。在人的指引下,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收集的资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行打磨,生成符合人类指令的图片👺。
余子筠表示,有了AI这个“新同事”☁️🤹🏿♂️,短短几小时内就可以提供分镜脚本,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创意人员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思考时间。但如此同时,给AI“写指令”本身并不容易,这为创意行业带来了新的浪潮——颠覆性的改变会取代很多人🤽🏽♂️🧜🏽♂️。
“什么样的人能留下来?是会用AI的人吗?但使用AI不需要那么多双手🍋🟩,那刚毕业不久的新人应该在哪些方面满足行业需求?”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余子筠为同学们播放了自制短片,短片通过“常人别来做创意”“机会不会来敲门”“到你了!接球!”“没有小朋友这个职位”“铅笔越短,点子越正”这五个主题阐释了广告业内创意领导对新人的要求和期望🦾。余子筠总结指出🩻,新人要具备策略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应对AI带来的机遇💁🏿♀️,余子筠用“搭扶梯”做了形象的类比。“搭扶梯的时候,你是站在右边慢慢等待的人,还是借助扶梯从左边快速跑上去的人?”余子筠认为,对AI的理解在于人们如何去使用它。一种人盲目支持,一种人畏惧退缩,他建议同学们成为第三种人——聪明地用👨🏽🏭、主动地用、思考地用。
在AI的冲击下🧛🏼♂️,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来迎合市场需求?余子筠提供的策略是“将计就计”——既然AI的到来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就用它来帮助训练的新人更会思考。
余子筠通过回溯自己1998年担任美术指导新人时关于宝马汽车广告的案例,强调了解决问题导向对于创意的重要性。他洞察到,宝马比奔驰的维修费更贵的偏见是由于宝马车型具有独特的流线型设计🧗🏻♀️,而这个设计依靠精巧的工具作为支撑,所以他将关注点放到宝马汽车的最核心支柱——“工具”上🤜,产生了独特的广告创意🧝🏿:用工具排成肋骨形状,像肋骨保护心脏那样,工具保护宝马汽车。余子筠强调,在创作过程中要不断拷问自己在解决什么问题,想表达的主题概念是什么✣,故事、文案、主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形容自己的画面。
如何利用AI来强化创意思维的教育?余子筠表示🤱,AI是他课堂里的助教——“我教的是思考,不是执行🕕,AI能够帮助我负责执行。”余子筠展示了他的学生关于流浪动物领养话题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明确了“别让生命沦为垃圾”的主要概念,利用大量时间辩论👨🏻🎓、思考、探讨🛫,并将想法粗略地画出来,最终通过不断给AI细化指令得到满意的画面成果。余子筠认为,AI为学生们提供了大胆思考的机会🚶🏻♀️,因为AI能够将想法落地🔞。
余子筠指出,创意学生最需要批判性思维。要思考问题😍,了解人性,洞悉消费者心态,然后对症下药,想出有趣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一方面🧝♀️,需要提升沟通能力𓀗。你要让AI知道需要什么、怎么解决的同时,也要学会和自己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画下来。“的脑子长在笔尖上🦟,你去写或者画的时候才开始真正的动脑。”另一方面🤙🏽,需要提升英语能力。国外的ChatGPT比国内的AI更加先进🦸🏻,要提升英语能力,学会驾驭国外的科技🙅🏽♀️。
余子筠对创意学生提出了7点要求。第一,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多看点不一样的东西🌽🤸🏿♂️,不要沉浸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和平台。第二,多思考。锻炼批判性思维🛍️🦸🏻♂️。第三,吸收更多知识,接触各类创作。多接触各类艺术作品🎓,建筑、电影、音乐剧、雕塑……多关注,多理解。第四👨🔧,让自己爱上有创意的解决问题。这样自己会变成一个有趣的人👩🏿🎓。第五,勇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很多时候,没有勇气去破格🌤🥃、去实验。第六👩🏻⚕️,提升自己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观察力是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洞察力是问为什么这些事情正在发生。要有这种意识和习惯去提问🏄♂️。第七💾,学会笑看天下。保持一种幽默感是最难也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当你学会笑看天下,你就很容易用聪明的方法解决问题。
讲座最后,余子筠为同学们分享了苏格兰威士忌品牌Jonnie Walker十多年前的广告片《Keep Walking》,展现了品牌方当年对AI的看法与智慧👩🏿🎨,以实际案例引发同学们关于AI的思考。
在提问环节🖐🏼🦷,余子筠表示,广告被视为一种说服的艺术,是一种较高的智慧👩🏿🦰,AI内容的生成不是一个真正思考的过程👧🏼,所以AI不可能代替人类迸发出创意的想法。他指出,机器没有生活感悟,但人有,进而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人性🪭、情感🔰、经历🫶🏻,实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
课程主持何平华老师对本次讲座作了精要点评🛕,他借助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灵韵消散”的观点强调要重回人的价值。虽然AI会生成内容👪🎅🏽,但是人的改动才是“点睛之笔”🏄🏽。他希望同学们充分发挥人的情感📌、经历等优势🧑🏿🦰,更好地将AI作为一种工具🦎,为自身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