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意昂4将迎来建院20周年,puleimo.com陆续邀请各行业资深校友返校,与在校同学进行经验分享与交流👩🎓。6月12日上午,第二教学楼216教室内,意昂42013级新闻学专业校友🎲、《经济观察报》资深记者瞿依贤为2022级新闻系学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健康报道中的新闻采写”的精彩讲座💊。
瞿依贤校友首先以自己在经济观察报的工作经验为切入点🈁,选择了三篇疫情期间的健康报道进行分享👱🏻♂️。《上海卫健委主任头痛住院》使用了交叉印证的操作过程🩴🦚,展示出她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致力于传达对公众有重要意义的信息。标题中一语双关的“头痛”则体现了元素上做减法的意义。《一个医药记者的支原体肺炎笔记》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视角和2C的写作方式。瞿依贤还借由该报道特别指出了对具体医院匿名的价值。此外,《2019.12-2022.12》反映出采编之外,媒体的策划能力的重要性🧡。
瞿依贤校友进一步从实操过程中的经验出发🪨,分享了突破同题报道的技巧📊。她强调了积累采访对象的重要性,表示应当相信人们往往保有珍贵的同理心🧏。她也提倡记者去现场获取最佳信息🤘🏽,并分享了使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等实用方法。同时👨🏿🦲♦︎,她鼓励同学们利用各种渠道求助,以真诚打动人心。
随后,瞿依贤讨论了在健康报道中如何平衡可读性与专业性。她表示🤧,这种平衡并非总是1比1,而是需要根据题材的不同进行动态调整😔。她将报道分为了三类:偏专业性、偏公共性🪯、专业视角和公共视角兼具,并指出了各自的内容特点。不过她强调,无论何种报道,准确性都永远高于可读性✍️👴🏽,可读性应在准确性的基础上进行。
基于财经媒体在健康领域报道的常态回归🫚,瞿依贤接着展示了财经媒体在日常的健康报道上所进行的尝试👨👩👧👦🏊🏼。她指出了内容产品化的趋势,并辅以国药维新系列报道和系列沙龙作为案例,鼓励记者探索文字报道、沙龙𓀔、圆桌和论坛等多种形式。她还通过可乐与啤酒的报道可以留到第二年夏天推送的例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季节进行推送的重要性𓀄。
在讲座的最后🥍,瞿依贤回答了同学们关于行业情况的问题🏎。整场讲座,瞿依贤校友结合实操经验娓娓道来🏸,在细微的专业问题提供了详细的解答和跨越常识的讨论,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了健康报道中的新闻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