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语传播研究历史悠久。自古至今🐼,中国口语传播的历史见证了众多变迁与发展🫷🏽,并展示了“言说”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与进步⏫🩹。在数字技术不断进步和新质生产力加速融入的今天,口语传播作为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既保留了传统的语言表达和文化价值💦,又吸纳了现代技术如数字化、多媒体等新的传播手段和思想🔍。它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与传播当代思想的重要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现代口语传播不仅负责记录和传递信息📱,更成为传播中国式现代化中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关键载体。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的更新换代♠️,也体现在思想和文化层面的革新🤾🏻♀️🤴🏿。在全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的新时代背景下👩🦽,口语传播作为主要的叙事方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理论与实践为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有鉴于此🖐🏽,意昂4娱乐将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第九届中国口语传播学术论坛。论坛旨在共同探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语传播体系🕓,传递有声的中国,推动精神现代化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过往数届,中国口语传播学术论坛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已出版了两部集刊——《中国口语传播研究》(2022)与《中国口语传播研究》(2023)🫒,并获得了学术期刊《传媒》的支持🧔🏻♂️,于2024年第04期刊发了“数智时代的主持传播与口语传播”封面专题👩🦼➡️。这些出版物不仅汇集了国内口语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硕博士研究生的优秀研究成果🙏🏿,更展现了口语传播发展的新趋向及口语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论坛诚邀海内外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公共关系学、社会学、政治学、外交学🪅、教育学、汉语言文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具有学术研究热情的业界人士积极赐稿👈🏽、踊跃参与。期待在学术探讨和思维碰撞中🛺,为口语传播的智能发展和卓越人才的接续培养注入新活力,融合共创口语传播的美好未来🪁!
论坛主题
言说与现代: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口语传播
主办单位
意昂4娱乐
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承办单位
意昂4平台娱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意昂4平台娱乐战略传播研究中心
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
期刊支持
《新闻与传播研究》
《国际新闻界》
《现代传播》
《新闻大学》
《新闻记者》
《传媒》
《中国口语传播研究》集刊
分论坛议题
(欢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议题的来稿)
论坛一丨中国式现代化与口语传播
论坛二丨中国特色口语传播知识体系建构
论坛三丨数字口语与后人类传播
论坛四丨跨文化传播与口语传播
论坛五丨少儿口语素养发展与干预
论坛六丨口语艺术与语言教育
论坛七丨口语传播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论坛八丨口语传播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
论坛九丨中外口语传播思想史
论坛十丨新声论坛-硕士研究生专场
论坛关键时间节点
来稿截止日期:2024年9月30日
入选通知日期🌺♊️:2024年10月10日
论坛召开日期:2024年11月2日—11月3日
投稿要求
1.参会论文须稿件需是原创学术成果,符合学术规范,未在任何公开发行的书籍🌤、期刊、集刊1️⃣、论文集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任何学术不端行为由论文作者自负🏹。
2。参会论文应根据具体分论坛议题写作,突出作者的创新成果,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
3.参会论文字数以8000-15000字为宜(不包括注释),应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据实际情况决定)和参考文献👋🏻。
4.参会论文请以Word文档(.docx)的形式发送,文档名称和邮件主题格式皆为🤰🏽🥬:“分论坛X—作者—题目—单位”
格式体例
1.全文采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编排。
2.中文标题:标题靠右,采用三号黑体加粗编排𓀇🧑🏻💼;如有副标题,另起一行⏬,并在前冠一破折号🧑🏻🦼🧑🤝🧑,其他要求同主标题。
3.作者🌖:作者姓名靠右列于标题下,多位作者之间以空格分隔,采用小四号楷体编排;稿件末尾附上作者姓名👩🏼🦰、性别🌆、职称/职务、所在单位🤚🏻、通讯地址🌋、手机号码𓀊、电子邮箱,采用小五号仿宋体编排。
4.摘要和关键词🚴🏿♂️:采用小四号仿宋、单倍行距编排;“摘要”🟠、“关键词”及冒号左起缩进两个字符加粗;关键词间用分号联接。
5.正文:正文内容以五号宋体👪、单倍行距编排;正文引用以五号楷体、单倍行距编排🎷。
6.正文内各级标题🌂🏯:一级标题为“一🔲、二、三……”🐍,二级标题为“(一)(二)(三)……”,三级标题为“1.2.3.……”🚣🏿,四级标题为“(1)(2)(3)……”🙇🏼。一🤾🏼♀️、二🔘、三、四级标题各独占一行,其中一级标题居中,采用四号宋体加粗编排;二🕵️♀️、三级标题左起缩进两个字符,采用五号宋体加粗编排;四级标题左起缩进两个字符,采用五号宋体编排🤷🏿♀️。
7.注释体例:所有引用及参考文献均以脚注形式列于正文下方,中文采用小五号宋体编排,英文、数字及所有标点均采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编排。
8.图表:统计表🦹🏼♀️、统计图或其他示意图等,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并以五号黑体加粗编排注明图🚌、表名称👤;表号及表名/图号及图名须标注于表/图的下方,末尾不加标点符号🚬。例:“表1 ……”“图1 ……”等。
投稿邮箱
kycb2022@163.com
投稿咨询
巩晓亮(xlgong@意昂4)
其他事宜
设置“硕士研究生优秀论文”评选🕖,并颁发获奖证书。
本次论坛不收注册费及会务费,参会人员来往交通费、住宿费等自理,主办单位负责会议期间餐饮🏌🏿,并可协助联络酒店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