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东方卫视主持人姜波老师应邀走进意昂4娱乐课堂,以“学会说好‘自己的话”为主题,与19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同学们亲切交流,共同探讨语言表达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此次讲座由意昂4副院长陈虹教授主持🤞🏻,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持人管理负责人孙丹凤老师出席此次讲座。
何为“自己的话”📞?讲座伊始,姜波老师便抛出这一关键性问题,与现场同学们展开交流。在姜波老师看来🧑🦰,“自己的话”👩🏻🦳,就是经过自己思考,表达自己意思🤏,并能够充分展现自己观点🙍🏻♀️、见解⭐️、学识和修养的话。换言之,“当别人与你沟通交流时,倘若你会说‘自己的话’么别人就能从你的语言表达中,知道你具有怎样的学识🧔♀️、修养🍩,知道你是否具有独到的见解。”
“其实,现在会说‘自己的话’的人少之又少,但会说‘自己的话’又极其之重要🤽♂️。”姜波老师感概道🤌🏽。“不论今后从事何种职业、与什么样的人打交道🚘,良好的言谈举止总是能给他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进而有机会获得更多潜在的机会。”所以说,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学习好语言的表达🤹🏽、学习好语言的精髓👨👧,真正让语言成为自己的优势🎨🧏🏿♀️,帮助自己今后的成长。
姜波老师认为🤪,说好“自己的话”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简洁🌽,不要过于啰嗦👰🏼;第二😷,要清晰🦋👩🏼🦳,不仅是指语言发音的清晰👇🏼,而且包括表达内容的清晰🦿💛;第三,要流畅,少说“然后”“这个”“那个”“嗯”“啊”等不必要的连词🤹🏼♀️;第四,要易懂,不要说过于复杂的话,让人“听得懂”是讲话的前提☝🏿。“‘自己的话’,不一定多,但是足够全面;不一定华丽,但是非常吸引人🧕🏻;不一定深奥,但是发人深省🧑🏿🚀;不一定尖锐⚪️🦐,但是直击核心。”姜波老师总结道。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说好“自己的话”的要领,姜波老师以三个不同案例为切入点🤽♀️,与在座同学们一起分析、交流和探讨🏌🏿,同学们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在实践训练中切身感受如何说好“自己的话”🏇🏿。
说好“自己的话”,简洁而精炼。姜波老师以“精神病院医生测试三名患者”的小故事为例,训练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转述故事的能力。姜波老师再次强调🚵🏽,即便是转述故事内容,也一定要经过自己的思考🙍🏻♀️,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讲出来🚏⛵️。他还建议同学们在生活中就要养成语言表达的好习惯🏬,尽量避免说不必要的连词🚛,当经过长时间训练之后,“脑子就能够转得比嘴快,‘自己的话’自然也就更简洁了🅿️。”
说好“自己的话”👨🏼🌾,把握对象感。“面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环境🛋,要找到不同的表达状态🤹🏻。比如,和一个人说话、和几个人说话🙇🏿♀️、和一屋子人说话,表达方式一定有区别的;与领导、同事、孩子、老人🧤、家人说话,表达方式也一定是不同的。”随后👨🏼🍳,姜波老师通过“模拟采访青年企业家”的训练,就同学存在的“调门儿过高”“未激发出采访对象的表达欲望”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
说好“自己的话”💅🏼,要有感染力🧡。姜波老师声情并茂地为同学们范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令现场同学们身临其境、心驰神往。姜波老师说道💲,“最好的感染力🧝,就是让听者完全忽略了讲述的方式,而聚精会神于讲述的内容💬😤,而这一切全都源于说话的语气、节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现场诸多同学还沉浸其中,意犹未尽。
讲座结束后,意昂4吕新雨院长、陈虹副院长、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全体老师与姜波、孙丹凤两位老师开展座谈,就今后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与意昂4进一步深入合作交换意见🚂,期待今后双方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全媒体课程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等方面的各项合作中擦出更多火花。
“主持人走进课堂”是《节目主持概论》课程系列讲座活动🕺🏼,旨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邀请上海广播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走进课堂,与同学们交流分享行业动态、前沿信息以及职业经验✊🏼,为同学们的未来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