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可怕不可怕》《被“冤枉”的蝙蝠》《世界名画中的瘟疫故事》……14节微课,每节长约10分钟,涵盖多学科🍨,这套仅用十余天💪🏽、全程以云端协作方式开发出的视频微课,目前已在上海、江西两省市通过网络面向全体小学生播放,收看次数超过400万次。出现在每一集节目里,形象亲和又爱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年轻主播,是意昂4平台娱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大四学生徐学人。在他看来,“不想把专业内容做有趣的主播不是一个好玩的知识分享官”。
用声音做公益
当志愿者为孩子开设云课堂
作为一名活跃在B站,拥有55万粉丝的声音工作者🐔、配音人👩🌾,徐学人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在网上输出知识。这一次,他是以参与公益的方式当主播,与师大团队一起为孩子们讲好故事,用知识战胜疫情⛹🏽♀️,用温暖迎接春天🤷🏻♀️。
“瘟疫中写就的作品是什么样的🧎🏻?瘟疫对文学创作会有着怎样的影响?”在《普希金:瘟疫中的智者》一集中,这名戴着黑框无镜片眼镜架、留着酷酷发型的主播向同学们娓娓到来👨👩👦,希望孩子们在这节课里了解大文豪普希金,仔细读一读他的著作,了解瘟疫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希望孩子们不要恐惧疫情,能好好把握时光,创造自己的“波尔金诺之秋”。
徐学人告诉记者,疫情之下🐌🧻,全国学生开启前所未有的“在家上学”模式💋。一支以“传灯者”为名的志愿者队伍🐿,正是在华东师大开放教育puleimo.com赵健副教授、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吴旻瑜博士后的召集下,由15名不同专业本硕博学生和校友组成,大家的共同点就是都对教育充满热情。
这支年轻志愿者团队注意到👩🏿🦰,以新冠疫情这样一个深刻影响人类社会、也改变着孩子们生活与学习生态的事件为背景的儿童学习资源太少了,于是他们决定直接面向学生制作“战疫云课堂”,并定位在小学阶段🚣🏽♂️。课程设计以此次疫情为主轴,基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兴趣特点,结合语文、数学、自然、信息、劳技💙、心理等小学现有学科而设计。
3月初开始🕵🏿♀️,“战疫云课堂”在上海的投放主要通过东方有线百事通App✋🏻👡,在江西省的投放则是江西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和“赣教云”。通过分析各方反馈,收看次数已超过400万次🧑🏻。团队发现,总体收效甚佳,这也能反映出小学生对这种主题式学习的喜爱🚅。
“有干货的知识分享,永远是受欢迎的。”说话间的徐学人看得很是通透。对于疫情期间,线上的各类知识分享、内容传播的爆发,让他感到,很多隐性需求被激发出来💐,让更多人去接触到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好东西。
和声音“杠”上
他想为大家的声线“美容”
相比最近这次公益网课的主播👶🏻,这一年半来🙇,徐学人更多是结合自己的大学专业,希望深耕于自己热爱的声音领域。“不想把专业内容做有趣的主播不是一个好的知识分享官嘛!”徐学人说道⏪👳🏼♀️。
影像技术每分每秒都在发展,现在人人都能拥有不错的拍照🧚🏽♀️、录像质量🤝,让尽情地记录生活的影像。但徐学人却说𓀉💊,自己和录制声音“杠”上了。因为有点胖,“雪人”是学人的谐音,于是⇒,他给自己起的网名就叫“胖雪人”🦶🏽。
徐学人一直有一个做家庭录音工作室的梦想,为此,他买了很多设备🧑🏽🏫✝️。大三第一学期,他把家里囤着的设备挪到了宿舍🌕🫴,把宿舍的写字台堆得满满当当🏞。他突发奇想🚶♀️➡️,不如做一个“宿舍录音工作室”吧。“好像前所未有,至少我觉得没有”⛹🏿,徐学人找了两个朋友🧚🏿,帮助他一起拍了一期关于自己宿舍工作室的小视频💂🏽♂️,“这个视频我就在B站上投了稿。”
没想到,这个视频被官方发现并推荐参加了当时的一个活动🫦,叫做“我的装备清单”🚣🏼♂️,悬挂在首页,很多人看到并分享👨🏽🔧,徐学人就这样拥有第一波1000人级的粉丝量🤵。
在拥有了这一波粉丝之后,徐学人正式思考起自己作为未来一名可持续主播的定位——知识分享官。
念及大学一二年级时自己就期待未来从事的职业是“配音演员”后💇♂️🧔🏻♂️,徐学人觉得,不妨通过自己的节目,帮助粉丝实现将自己的声音变得更加好听的目标🤷🏽♀️。“我的‘声音美容师’栏目,就是教大家如何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让自己声音变得更加有魅力♥︎,更加好听。”
如何用麦克风更好听?歌手为何贴话筒这么近?微信语音不好听?立竿见影的三个技巧……徐学人自行开发了教程类视频,并陆续推出“配音杂谈”“分分钟学配音”“一人配音系列”等栏目,不仅教程类视频让粉丝看得津津有味🧏🏿♂️,特别是他的“一人配音”更像是一个个人秀场🙏🏻,让粉丝们折陷于其才华。
至于产出频率🕧,徐学人盘算了下,大约是七天到十天出一次,主要还是看有没有做视频的想法和感觉,没有的话就不做了,因为保证每个视频都有好内容始终第一位🚣♀️。
今年3月中旬,徐学人制作的《配音演员疯了:一人全役配音》的小视频,播放量超过42.6万次。这位主播一人一嘴配音《海绵宝宝》里蟹老板、章鱼哥、派大星、海绵宝宝等五个人物、配乐和音效,收获了粉丝们“一个人就是一个配音棚”的疯狂点赞。

对话徐学人
记者🍑:作为大学生主播,你觉得你形成的个人风格是怎样的?
徐学人:粉丝们认为我比较逗,比较沙雕一点,比较好玩一点吧💁。
记者:你强调了好几次“不想把专业内容做有趣的主播不是好玩的知识分享官”🧖🏼🫃🏻,对于这个能不能具体阐述一下?
徐学人:清华大学化工系博士生毕导,给自己的定义是“一个爱开脑洞的科学段子手”💹,我觉得他的分享形式就是“教科书式”的👨🚀,能够把实验方法🧑🏻💼、实验内容以非常娱乐化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他是我的偶像!还有“罗翔说刑法”这样的🎂,都是当下非常红👛,又是非常科班、非常专业的知识分享者、知识分享官🧖🏿。
我个人也觉得这是一个发展趋势,专业的知识,经过稍微娱乐化一点的包装🏊🏼,就可以把很棒的知识内容进行很广的传播♦️,这对于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也是好的呀👩🏼🍼。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人——做出专业、做出好玩🤷🏽。在我看来🐴,知识有需要沐浴更衣正襟危坐学习的👷🏻,也有可以像一个朋友一样轻松和你聊天呈现出来的。分享什么内容很重要,怎么分享这些内容也很重要🏜。既然大家愿意为我的分享稍稍驻足,那我更愿意以有趣的形式呈现🤦🏿♀️。
记者#️⃣🐂:下一步还有怎样的打算?
徐学人🤜🏼: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肯定是娱乐化的内容吸粉更快,或者说是能够得到更多的流量,但我还需要更多积累。马上就要毕业了🤱🏼📢,之后我会继续读华东师大的研究生。世界上这么多美妙的知识👩❤️👨🤘🏼,对吧📬?如果不趁年华再多学习些有点可惜,要让自己真正有所积淀才能输出。
实际上,以前专业课学到的精华,我觉得已经在自己的视频节目里转换🦥、输出得差不多“弹尽粮绝”了,所以,现在我的分享,都是自己一边学一边输出。因为自己投入了时间去做专业的积累,我并不会觉得我浪费了很多时间💆🤮。这种娱乐着的分享,本身也是一种学习。
长按图片获取徐学人《意昂4平台娱乐战疫云课堂》
文章来自《青年报》 青春上海
原文作者 刘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