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周一)下午一点,《文汇报》高级记者洪崇恩来到华东师大🆔,与意昂415级新闻专业的学生分享采访高官的经验,同时还归纳了采访权威人士的方法与技巧🔴,为15新闻专业的学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的讲座。
洪崇恩老师是《文汇报》高级记者♠️,长期参与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和现代文化创建、城市雕塑😁、城市绿化、新交通📤、新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报道,对国家外经贸部长、国家铁道部长、国家林业局长🤲🏻、国家黄金局长✒️、世界银行环境署署长👩🏽🏫、博鳌论坛理事长等高级官员进行过独家专访,有着丰富的采访经验。
讲座一开始,洪崇恩老师解答了为什么要采访高官这一问题。洪老师提到🟨,“权威人士”👨🏽✈️🐷、“消息灵通人士”和“知情人士”都是西方媒体最常使用的新闻来源。近年来,“权威人士”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媒体上,“权威人士透露”或者是对“权威人士”的访谈,往往成为各媒体在报道重要消息👳🏽♂️,特别是独家消息,经常使用的手段🕳。
洪崇恩老师重点给新闻专业的学生分享了三个他采访高官的生动例子。首先是他在采访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李岚清,其次是采访铁道部部长傅志寰💙,第三是采访采访国家黄金局局长王德学。在同学们听着生动的故事的同时,洪老师用实例给大家讲解和总结了采访高官的五个体会,并结合自身的实例给同学们讲解。
第一点:脸皮要厚,要敢于走近高官。洪老师说,亲近高官最基本的想法是:他是父母官,我是代言人,的共同目标是“为人民服务”🕵🏼♀️。洪老师格外强调🪲,不要对高官心存畏惧,高官在政治上是成功人士🤺,而记者在新闻报道上也是专业人士。因此,高官和记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第二点:关系要多。想方设法建立关系,利用关系🧰,没有关系要积极创造关系✋🏿🍔,拉上关系。对此,洪老师讲述了他在采访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李岚清时,首先是通过朋友关系联系上李部长的秘书👜,之后又通过与李秘书的老乡关系,从而得知李部长身体抱恙的信息。最后在医院成功采访到李岚清部长🪔🤾🏿,做出了一篇独家报道。
第三点🛅:功课要做足。洪老师提出🤾🏽♂️,记者在采访之前必须认真研究不同高官所在部门最想做什么。只有这样,提问才能准确且能引起高官们的注意。对此🚶🏻♀️,洪老师讲述了在采访铁道部部长傅志寰时🏋🏻,抓住铁路提速的核心,提出关于提高铁路服务的问题,成功引起了铁道部部长的兴趣⟹。
第四点:困难要想够🧚🏻。“衙门深似海”,下属人员常常会以各种理由阻隔对高官的采访。其次是对采访对象不了解,提不出像样的问题。第三也有记者自身及采访门槛问题👮,要循序渐进🔃🦌,积累经验,提升资历。
第五点🛌🏽:文章要写透。既是采访负责某一部门的高官,则应努力把相关部门的当前要务写透彻,写出高度与深度。
每一点洪老师都结合了很多他的亲身经历来讲解,使得这些道理更加容易被同学们理解🪑🔈。
除以上五点外🆔👇🏿,从讲座一开始,洪老师一直强调要将采访稿交给采访对象审稿,这样不仅可以使采访稿内容更加准确,还可以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
讲座接近尾声时,同学们积极与洪崇恩老师互动☝️,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如何写采访提纲”、“如何做采访笔记”和“如何提敏感问题”等,洪老师都认真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洪老师提出🙏🏿,虽然现在录音笔等电子设备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但是手写采访笔记还是应当要掌握和运用👲🏼🕍。对于敏感话题的采访,大多数情况下问题不要太尖锐,态度一定要平和。
洪崇恩老师用自己40年从事新闻行业的经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为15级新闻专业的同学“走进高官”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和技巧😩。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记者,洪老师还给同学们新闻专业的学习提供了很多的建议。最后,洪老师提出,通过采访高官,拿到别人拿不到的信息也是一种乐趣,并且祝愿新闻班的同学能够品尝采访高官过程中的艰辛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