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新闻采写 | 14418亿成交额背后,有多少“凑”出的心思

发布时间👩🏽‍⚖️:2024-12-11浏览次数🥱:10

按语

本学期,23级本科新闻和22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2024年9月开始由陈红梅老师主讲。同学们进行新闻采写综合练习,陆续提交课程作业👲🏻。经补充采访修改完善后,任课老师将挑选一部分优秀作业,不定期刊发。


这些优惠券简直看的我晕头转向🧓🏼,有些可以叠加,有些又不可以。定金👷、尾款和满减优惠不可以一起用,算下来可能还不如单用满减优惠👩🏻‍🦽‍➡️👩🏽‍🎨。”20241031日,研究了一上午“双十一”凑单优惠的小王发出这样的感慨📀。最终,小王决定只凑“满30050”的跨店满减,消费了约1200元的服饰🈂️、美妆和日用品,这和她每月1000元左右的购物支出基本持平。

凑单”一词对消费者而言并不陌生🧑🏿。随着优惠种类越来越多样🦹,“凑单”机制在近些年的演化中不再简单易懂🤰,仅在小红书这一平台🐰,“双十一凑单满减攻略”就有12+条笔记发布,“凑满减”这一话题也达到了近200万的浏览量,消费者逐渐在凑单中心力交瘁🧏🏿‍♀️。于此同时🦓,“凑单秒退货”“凑单导致商品下架”等现象背后不少商家因此利益受损。

   2024年“双十一”,“凑单”“凑满减”成为高热度话题,各电商平台的销售额有一定增长。据第三方平台星图数据1112日公布的销售数据🗄,双十一全网销售总额高达14418亿元,同比增长26.6%🥴。综合电商销售表现11093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天猫平台占据一位🧖🏼‍♂️。



耗尽心力💆🏿‍♀️,凑出了什么😚?


已连续两年深度参与双十一购物节的小雨🛞,从1014日淘宝第一波预售到付尾款的七天内👡🪿,几乎每天都在淘宝头部主播的直播间筛选商品👩🏽‍🍼💨,然后在淘宝购物车中分组、移动商品、看价格🤱🏼、调整商品位置🆓。“我从睡醒开始看,然后差不多看到傍晚”。

最终🧗🏼‍♂️,她将所需的50件商品分成了三笔订单👋🏿:第一笔美妆使用1000-120的美妆券和300-50的满减,叠加3000-240的消费券㊗️;第二笔家电用300-507000-560的消费券🪖;第三笔服装和小额商品订单则还是将跨店满减和消费券两种优惠工具叠加。

四川女生金玉也在“凑单”中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恰逢新家装修需要购买大量软装,金玉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加入了双十一“凑单大军”。光是掌握满减规则、将不同商品按照各自的优惠分组就花费了她三天时间,1024号付尾款时她更是研究了一整天🙎🏿。

当时就是四川消费券、政府补贴𓀚、88vip消费券、淘宝跨店满减⏸、店铺满减🧰、店铺折扣这些一起看。”一直到当晚的十一点五十分,金玉才凑出了自己满意的价格,最终分成五笔订单完成付款。“真是掉头发🤺,上班都没有那么认真。”她感叹🥖🍓。


   除了需要掌握复杂规则和精心凑算价格之外🧏🏼‍♂️,平台价格🙅‍♀️🍂、商家活动规则的实时变化也让消费者耗尽心力。

20241031日晚上8点,双十一第二波活动付尾款开始时👩🏻‍🔧,严语准时点进淘宝购物车提交订单,却发现商品实付款高于她在“价格抢先看”里凑好的价格。

原来383可以到手的鞋子,变成了453。”查看订单详情页面后发现,是淘金币没有抵扣成功,预期的优惠价格不成立。

严语表示,为了买到尽可能低价的斐乐的运动鞋,她从21号就开始准备👩🏽‍💼🍉,好几天蹲点终于抢到了店铺2100-400的大额优惠,在叠加满减、优惠券、红包和消费券之外,她还花了三天时间拉人做任务🏝,将淘金币数量从2000攒到了18000——在最终订单中抵扣180元。实际付款时价格突然提高❕,这让严语气愤不已。“为了这个最低价花了很多时间抢券和做任务🚇,结果突然改了规则🚦,导致整个凑单都被打乱。”她向记者表示🦻🏻,“感觉被淘宝和斐乐耍了。”

不少消费者有着和严语相同的经历。90后李予告诉记者⚡️,自己购买的很多商品一开始标了可以用消费券,后面又改规则说不能用了🥅,这给她增添了不少麻烦。小雨也表示活动期间商品价格很难把控🖌🦫,“有些商品🦹🏻,我前几天凑好的时候🦵🏿,是很完美的价格🙌。结果等到临近要付尾款的时候👏🏿,商家又把活动价格改动了。”

如果在付款后发现实际支出高于预计凑单价格时,一些消费者会选择退款后重新组合商品🤌🏽,在下一笔订单中获得预期最优价📻⛓,这又是新一笔时间和心力的支出。


不过,也有一些消费者收获颇丰。小雨表示,凑单虽然很累,但精心算下来之后确实比往常便宜很多。她认为🫠:“对搞不明白规则的消费者而言👨🏽‍🚀,他们能获得的优惠其实还是有限的。”

似乎只有深谙平台规则,才能在当下的“双十一”如鱼得水。金玉在凑单中体验到了乐趣👩🏽‍🦱。曾在游戏公司工作的金玉🧑‍💼💆🏽,出于职业习惯,对规则的敏锐度比较高🤌🏽。“一开始拿着这个东西的时候确实挺头大的👩🏻‍💼,但经过研究和多次测试之后也能够很好地去运用它了。”凭借着对优惠工具的熟练掌握,金玉趁着本次双十一省下了一万六千多元的软装购买费用🧔‍♀️。金玉在小红书上展示双十一战果的一篇凑单攻略,截至1114日,已收获718个点赞和802条评论🧒🏼。笔记发出之后,不少网友找金玉帮忙计算订单,更有人想让她直接登录自己的账号下单。“我不敢直接帮他买的💟。”金玉告诉记者,“不过能帮到别人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金玉在小红书上发布的凑单攻略





"凑单"凑到商品下架🏄🏼😼?


   20241111日,“拉夫劳伦退货率达95%成凑单神器”登上微博热搜。微博热搜显示,双十一期间,这一美国奢侈品品牌在淘宝的GMV(商品交易总额)超过16亿,退货率也高达惊人的95%🔎。对此,天猫公关总监则回应称所谓的“高退货率”数字纯属以讹传讹。

1021日晚上八点,淘宝第一波双十一活动尾款正式开付👌🏽,不到三分钟,拉夫劳伦官方店铺内多款商品售罄🪴🧟‍♂️,一小时后™️,全店商品下架。

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是双十一凑单热🍲💁🏼。消费者为了满减优惠⏪,选择加购自己不需要但满足活动条件的商品,在优惠到手后再进行退款退货🧙‍♀️。拉夫劳伦作为商品价格高🚶🏻、又只参与消费券活动的大店铺(意味着不会占用其他优惠工具的金额),似乎成了“凑单神器”——直接被凑到商品下架🎋。

和拉夫劳伦一样被视为“凑单神器”的店铺不在少数。打开小红书搜索“凑单店铺”,能找到94万余篇笔记。被选取为“专门凑单”的店铺有一些共同特点:

一类是退款快🦘、发货慢🚵🏼、有运费险的大品牌🧚🏼‍♂️。迅速退款符合消费者只“凑单”不花钱的目的🧧;发货慢可以给消费者预留更多退款时间;运费险则多了一层保障,即使在商品发货后退款,买家也无需承担退货运费。

二是被网友认定为“辱华”“辱女”“劣迹网红”的店铺。拿这些店铺的商品凑单,能够减轻买家“只凑不买”的负罪感✉️。李予就是会为了消费券买大额商品的一员。“反正他们大店无所谓。我一般买包或者香水🙍🏻‍♂️,一个商品就是一两千🌉,比较好凑🎦。”

凑单”热潮还催生了专门用于凑单的新型店铺🌶。这些店铺会在大促期间推出0.1元和1元的商品🏋🏽‍♂️,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下单相应额度的商品,凑到满减优惠后再进行退款。在这类店铺下单🧎🏻,消费者无需费心思挑选金额合适的商品𓀖,也不需要承受“秒退款会伤害到商家”的心理负担。

不少消费者都表示👩🏿‍🎨,近几年来📬,下单后立即将用于凑单的商品退款退货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记者采访到四川女生小邓,她认为,社交平台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的各类羊毛群和凑单攻略中互相分享凑单经验和信息🧺,得知了购物平台的机制漏洞,“大家发现把商品退掉居然不会影响到原有的优惠,就觉得只要凑到自己想凑的金额就行了,不用管别人死活🫄。”

近几年兴起的“羊毛群”也促使消费者凑单指向特定店铺和商家。在这些羊毛群中🙅🏿,群主会分享特定低价商品的购物攻略。群内都会提供优惠券和商品的链接,用于凑单的商品,发帖者还会给出“凑单后退款”明确又贴心的指示🏃🏻‍➡️。“他们这种步骤,直接照着来就行🚖。”小邓告诉记者。这类“羊毛群”的详细攻略确实给不少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和实惠🤨,但同时也导致了较为集中的“凑单退款”,对相应商家造成伤害。

小雨认为👨🏻‍🚒,对于大量“只凑不买”的现象🐷,平台也难辞其咎。“这两年给的额度(门槛)太高了,大家想要优惠就必须凑单。”据了解,今年“双十一”的第一波活动中,淘宝88vip会员的两款专属消费券分别为“满3000240”和“满7000560”2022年及以前,淘宝平台还会发放“满100050”和“满2000100”的普通消费券(无需开通VIP也可使用)🚥,从2023年开始,就只有淘宝88vip会员的专属消费券🪕。这就意味着消费者想用额外的消费券就必须开通会员,消费门槛也提高了一到两千元🛀🏽。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想要使用消费券💪🏻,就只能购买需求之外的高额商品以达到优惠使用门槛👨🏻‍🦼。“这就是很典型的消费者心理啊。”小雨说,“如果凑单可以让自己需要购买的商品价格更低,你难道不会用这个方法吗🧑🏽‍💼?”

同时,在“双十一”大促期间,平台结算页面也在“鼓励”凑单👻。消费者在进入淘宝购物车勾选商品结算时,页面会给出“再买xxx,可减xx”的提示,买家可以点击“筛选满减”进入商品页面,挑选价位合适的商品以达到优惠门槛。

虽然“仅凑单退款”已经成了众多消费者心照不宣的“薅羊毛”手段🤾🏻,但社交平台上仍有不少关于这一行为是否道德的讨论。一些消费者觉得,凑单退款会给商家带来伤害,自己每次都精心挑选需要的商品,从来不退款退货。小邓就说🪆:“我要是金额不够,就会找一些小商品来凑,但是也都不会退,所有每次买东西都会想很久。”

关于“凑单”的道德争议或许还只是一个伦理层面的问题🦈,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集中性、针对性“凑单秒退”导致的商品下架💪,会让真正想要这些商品的消费者失去购买途径🤹🏼‍♀️。小雨就曾经遇到了想要购买的商品因被“过多凑单”而在付款时下架🙂‍↕️。“我去年想买平板,结果因为拿它凑单的人实在太多了🧪,它就下架了🍼,等了好久才上架。”小雨表示很无奈🧖🏽‍♀️,“现在不仅要拼脑力,还得拼手速👩🏽‍🏭,因为你还要去防那些凑单的。”



拜托大家不要再拿我凑单了!”


凑单”风潮下,不少小店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

蛙蛙是一名在淘宝经营穿戴甲店铺的商家,1024日🫃🏼,她在小红书发布了题为“拜托不要拿我凑单了”的帖子,半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收获了近万点赞。




蛙蛙的小红书笔记

她提到📻,商家参与“双十一”等购物狂欢节,最初是因为能够获得平台提供的相应流量和曝光,实现“平台获得高交易额、商家获得高曝光、消费者获得优惠“的多方受益。蛙蛙从去年全职做淘宝店家以来,参与了两次购物狂欢节,她并没有感受到店铺的曝光或销售额在活动期间有所上升。

总的来说,销售额未必大于平时。原本平台的流量就是倾向有广告、公关费用投入的大品牌,小店铺自然流量较少,都是站外(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引流到店铺。双十一的优惠对小店铺而言,折扣力度太大了,很难盈利。”

此外,蛙蛙所在的淘宝平台对商家参与“双十一”狂欢节有退出限制。“平台不允许随意退出活动,强制参与15天。”

在消费者身份之外,小邓还是一位在小红书经营手工腊肉店铺的商家。连续参加了两年“双十一”活动的她,有着和蛙蛙相似的经历。“平台承诺会优先曝光参加双十一活动的店铺🛢,但是我的感受中,这段时间的曝光率甚至有可能还不如平时的流量好♈️。”


购物狂欢节”似乎不仅没有给商家带来受益🕵🏻‍♂️,还使他们暴露在“凑单秒退货”的风险之中。

小邓在今年的“双十一”中就遇到了大量凑单退货的情况。小邓的店本就销量较低🔠,有时候几天才能出一单,“双十一”期间出现了四单凑单后退货的订单👰‍♀️,这极大拉高了她店铺的退货率。

消费者在短时间内把用于凑单的商品退货,会使得店铺的退货率上升。而退货率是影响店铺评价的重要指标,高退货率不仅影响店铺的评分👱🏽‍♂️,还会减少店铺的平台曝光🕤🌱,甚至可能导致店铺被判为“不优质店铺”。

凑单秒退货”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商家的经济利益损失✪。小邓所在的小红书平台🧗‍♀️,不论交易成功与否,商家每卖一单东西,会被抽取一定费用,例如运费险和出单费💆🏻‍♂️😵。“凑单的商品退款后自然没收入➗,但这笔费用是照扣不误的。”

对蛙蛙而言,商品被用于凑单,给她添了许多工作量。因为商品被拍下后库存就会减去相应数量🧑‍🎨🖕🏽,但实质上用于凑单后退款的商品其实并未卖出,所以需要卖家手动校正库存和销售额统计。同时,如果消费者在商家发货后才申请退款退货🛥🙂‍↔️,商家的包装和打包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就付诸东流了。

比这些麻烦更让蛙蛙难受的,是自己的一番苦心被当成“凑单”工具♛。蛙蛙美甲店所售卖的商品都是她的独立设计,她几乎是靠热爱在经营⏭。蛙蛙今年开通了小红书账号✌🏻,精心拍摄产品图、模特图,希望增加购物平台以外的宣传来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设计⁉️💇🏼。


尽管问题重重,商家仍然难以从“双十一”等购物狂欢节中抽身,更难以离开购物平台而经营。蛙蛙认为,购物节的存在至少意味着有部分消费者会被刺激消费🤍,自己的产品也多一点卖出去的可能,所以她打算继续参加“双十一”👨🏼。

与蛙蛙不同,在第一次遇见“凑单秒退货”的现象后,小邓就退出了小红书平台的“30050”活动🫣,此后小邓的店铺曝光量更少了,她猜想可能是被平台限流。至于她被“凑单秒退货”的情况🙂‍↕️,在和平台方沟通无果后,她被凑单的几单商品仍被记入了退货情况,提高了她的退货率。

我当时直接哭了十多分钟🚴🏻‍♂️,但是能怎么办呢?又不能不在这个平台上做生意”,小邓说。据小邓说,购物平台的规则时常在变动,比如商家所要缴纳的店铺费用数额🤰🏽。平台一般是直接发布通知,并不会征求商家意见或者给时间适应🥈。商家在和消费者或者平台方沟通过程中如果产生矛盾,有相应的投诉渠道,但是很难奏效。平台能制定规则👩🏽‍🚒、决定店铺曝光💟,而体量较小🛕、没有资金和广告投入的商家的诉求很难看到和重视。


回归购物狂欢节本意  



不少网友认为2024年双十一的巨额成交数据只是一种“虚假繁荣”。一是双十一的时长拉长,仅天猫平台就把活动战线从2023年的18天增加到29天💱,交易额随着更长的统计时间而增加似乎再正常不过🍈。二是基于盛行的“凑单退货”现象,网友提出了“退货商品是否算入销售额”的疑问。



图源20241113日微博发帖

 “购物狂欢节”似乎不再能让大家“狂欢”起来,社会对它的关注也越来越低。百度指数显示🧘🏼,“双十一”这一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在2024年最高为15392,不足2023年的一半。

2024年“双十一”一词的百度搜索指数

不少消费者都表示这几年的购物欲望有所下降🧒🏻。

李予告诉记者,2016年到2018年之间的双十一狂欢节在简单的机制下有大力优惠🕠,很容易让人进入到狂欢节的氛围中消费🙅🏽,“当时我刚刚生小孩,几个一起购物的宝妈在群里都是激情下单到两三点❗️💈。”然而近两年的狂欢节中🧏🏻‍♀️🤵🏼‍♂️,“特别便宜”的情况不多了🟠,李予的购买欲也随之下降🛫,她不再觉得“双十一”是必参加不可的活动👐🏽。

小蓝则对凑单规则感到十分抗拒,在她看来,商家不愿意让利,只能用这些复杂的规则给消费者优惠的假象。她们希望回归“整点抢购”“直接立减”的优惠方式。

相较于过去的到点抢购,金玉却更倾向于“凑单”这一机制。“我个人的性格是不喜欢那种被时间限制的规则🦹🏿,我情愿它把规则发给我让我自己去测试。”她觉得凑单过程中的计算和权衡更可以体现自己的能力,“拼手速上我确实比不过人家🙆🏻。”

小雨则觉得电商平台的满减凑单机制没有什么问题👍🏼,“这本来就是一件众口难调的事情,每个人消费力度不同,你只要选择你需要的券就好了。”

关于凑单问题的沟通,往往也只在卖家和买家之间。由平台制定的凑单复杂规则下产生的矛盾🙅🏿,就更直接地体现在买家和卖家的对弈中😣。

我是觉得平台有把矛盾转移到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小邓认为越发畸形的凑单机制下,只有平台毫发无损:“平台之间的竞争也只在乎成交额而不会关注退货率,凑单只会增加平台的交易额。鼓励凑单对商家有副作用,但对平台是没有的。”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使用化名)


采写 | 24新闻双学位 徐菁

23新闻 霍佳丽







意昂4专业提供💷🏋️‍♀️:意昂4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4欢迎您。 意昂4官网xml地图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