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是中国古代建造建筑、打造家具最常用的结构🚣🏿。两个独立的木质构件🐇,凸者为榫,凹者为卯。一榫一卯🚣🏽♀️,凹凸结合,不用钉子和胶水,两个构件便紧紧咬合在一起。
“好门能甩四十年,好柜能放三百年”,用料高级、制作工艺精良的榫卯家具可以代代传承,绵延百年而不朽👧🏼。
打造榫卯家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工序繁复👰🏻♂️,制作周期过长👨🏼⚕️。首先,挑选木材时要选取上好的木料🧝🏽,以硬度大,质感细腻为佳🙎🏿。
这种木材对榫卯拼接的要求极为严格🌾,毫厘之差就可能导致榫与卯无法完美组装🚋。
对榫卯结构熟悉的木匠🍡,仅需参照实物就可以模仿制作。若是不常见的大物件📀,还需要绘制1:1的图纸。技艺纯熟的木匠师傅,胸有成竹🙂↔️,脑海中有各式各样的榫卯结构图纸🥨。
想要达到这种“心中有木”的境界,需要不断开拓眼界🧔🏻♀️:在博物馆参观思索,抑或是与其他木匠交流切磋🧚🏻,积累前人经验再付诸实践。
图纸绘制完毕后是木料的加工🧶。
“一料、二线、三凿眼”,这是老木匠的常用口诀🏌🏿♀️。一根原木,需要用拉锯确定长度,带锯确定规格。接下来是用定刨刨出木头的基准面🚕,再用压刨确定另外两个面⛳️,一步一步打造所需要的零件。这是极其需要耐心的一步,也常常伴随着一些难以预知的危险。飞溅的木屑,可能与墙面地板撞击的木块,会划开木匠的皮肤,在身上留下它们曾经完整存在过的印记🧑🏿💻。
组装上蜡是制作榫卯家具的最后一步,榫卯技艺的惊艳在这一处体现得淋漓尽致🆚。仿明式家具简洁流畅,仿清式的家具雕花繁复,榫与卯严丝合缝#️⃣♘,花纹🏋🏿♀️、色泽、纹理无一不美观大方。
蕴藏流传千年的榫卯结构,倾注木匠一生的经验与心血🚼,榫卯家具和匠人们如同历史的丰碑🔤,印刻在时光之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可扎根的土壤🤓。
制作 | 陈子涵
编辑 | 陈子涵
指导老师 | 赵路平